苦心耕耘育桃李 矢志不渝獻教育
——記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系輔導員李妍妍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24歲的她在來到合肥學院任職后,將全部的熱情轉化為替學生分擔的動力,她親和的形象加之相差不大的年齡讓她在學生中間迅速躥紅,成為同學們信賴的好朋友。他們拿獎時會最先把喜悅跟她分享,犯錯時會不好意思地跟她說,難過時會最需要她的安慰。 十年如一日,她就是電子系輔導員李妍妍。
“管家婆”:93封回信 十個夜晚
在學生的眼中,李妍妍是一位像家人一樣的輔導員,他們親切的稱呼她為“管家婆”。談及此事,她稱自己真的是把學生當親人當朋友看,雖說現在跟學生的年齡差距越來越大,但她心態永遠年輕。她深情地說:“學生在哪里,我就必須出現在那里,為了學生,甘為駱駝”。
她有獨特的人格魅力:生活中她是學生們的“號碼百事通”;工作中她嚴于律己,高標準要求自己和學生團隊,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支持;畢業后,她仍是學子們心靈的歸屬地。李妍妍對于學生的那份關切并沒有因學生的畢業而終斷,她時常與學生們交流,電話、飛信、QQ、微信、微博她都會充分的利用起來,很多畢業后的學生也常常和她聯系。她稱其實很多在校生跟她的關系并不融洽,但畢業后關系就莫名的好起來。有一次,李妍妍到外地出差,在當地工作的2008級學生馬上與她取得聯系,兩個人共享了一頓溫馨的晚餐。那位學生說:“一日為師,終身為母。李老師對我來說,是一輩子的老師,是我很重要的人。”如果出差地方的學生不知道她來到這里,李妍妍也會主動和在當地工作的學生取得聯系,親自送去一份來自母校的問候,她經常說:“輔導員不僅僅是學生們在校時的人生導師,更是他們一輩子的朋友,學生們在離開校園后仍然會主動和你取得聯系,這才是作為輔導員最幸福的收獲!”
“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是李妍妍在帶每屆新生班的時候都會使用的方法,讓新生在信里做好大學規劃。她會認真閱讀這一封封希望,同時積極回復,給予貼心建議。三年后,這些孩子畢業時,李妍妍會把信交還給每個人,同學們驚喜之余更多的是感動和不舍,這封信讓他們開始了進入社會前最重要的一次自省。2011年,李妍妍已經懷孕8個月多,而此時卻正是給學生回信的關鍵時候,93封回信頓時成了極大的困難,但是學生的事一天也耽誤不得,她偏執地用板凳墊著小腿,整整十個夜晚,認真完成了所有回信。學生們拿到回信時,都不由得熱淚盈眶,備受感動和鼓舞,他們收到的不僅僅是貼心的建議,更是一個老師對他們的殷殷期盼。李妍妍也為自己的未來做了一個規劃,她希望加深自己的理論基礎,踏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寒暑假出去進修、學習更多的知識,不斷的充實自我。

“女鐵人”:工作不忘家庭 兩方兼顧
工作中的李妍妍一絲不茍,她表示自己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對自己和學生的要求都很嚴格,再小的事情她都親自過問,再小的細節她都不允許出錯,她不甘落在人后,也擔心自己發揮不了模范帶頭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孔子的身教,也是她一直所尊崇的。
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對于自己,李妍妍從不懈怠。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李妍妍始終堅持政治學習,還帶領同學們共同學習,她召開的主題班會學習是重頭戲。在我校 “我的中國夢”征文比賽中她的作品《讓我活著守望這片校園》榮獲了一等獎,這篇文章中里李妍妍寫出了她的心聲,也是她精神境界的最好詮釋。這些年來,李妍妍把滿腔的熱情和智慧都獻了她的學生和學生工作。辛勤園丁,砥礪靈魂,育人才干,李妍妍堅守著這樣的責任感,贏得了學生的感恩、他人的尊重,社會的肯定。
李妍妍每年都作為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賽前她閱讀大量的獲獎作品和科技熱點評論,和學生們討論作品方向和思路,無數次加班修改項目申報書,指導學生完善作品演示,一遍遍預答辯;比賽那天,李妍妍為選手們仔細熨燙服裝,不斷地囑咐他們不要緊張;比賽結束后,她不詢問成績,而是給學生們送去早已準備好的小禮品,小小的細節讓緊張的學生感受到些許的慰藉。2013年6月,李妍妍帶著團隊成員剛剛抵達蕪湖準備參加“挑戰杯”課外學術競賽答辯,母親病發入院,需要再次進行手術,于是她連夜返回合肥,趕到醫院陪媽媽進行手術,手術剛一結束,她又匆匆趕往賽場。李妍妍對父母、對孩子都有愧疚,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兩年,家庭的變故接踵而至,小女兒的出生、父親直腸癌手術……但她沒有因為困難而減緩工作的步伐,她沒有一句抱怨,沒有請過一天假,學生工作仍然有條不紊地開展,學生管理繼續堅定有力,對學生的關懷仍一如既往。李妍妍所在的系連續四年被評為學校“先進團總支”,個人連續四年被評為“優秀團干”;她連續三年被評為學校“優秀輔導員”,2013年被評為“安徽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這些榮譽是對她工作的最好肯定,也是她奮斗的成果。
領頭人:志愿服務之路 風雨同行
李妍妍還特別注重對學生志愿服務精神的開發,學生們常問“老師,老師,我們去哪里呀?”3月5日,她號召同學們向雷鋒同志學習,到社區奉獻自己的愛心;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她和孩子們一起去義務獻血;6月5日,世界環境日,她帶著同學們進行區域環境整治,宣傳“節能低碳,綠色環?!钡睦砟?;12月5日,國際志愿者日,她呼吁所有的青年朋友加入志愿者行列。全年六十多個節日,幾乎節節有服務,全系千余人,人人都是志愿者。
在這十年的日子里,她兢兢業業,雖然疲憊,卻堅持微笑。身兼兩職的工作并沒有壓倒她嬌小的身軀,家庭的變故并沒有澆滅她對生活的熱情。她就是這樣,像向日葵一樣,朝著陽光生長,無論生活悲喜,始終微笑面對。詩人泰戈爾在他的《飛鳥集》中曾寫下這樣飽含深情的詩句:綠草是無愧于它所生長的偉大世界的。李妍妍老師的教學智慧之樹植根于她所熱愛的教育實踐的沃土,她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合肥學院這片教育沃土的滋養。我們也相信,這棵智慧之樹一定會以更多的豐碩果實回饋滋養她的教育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