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扎實有效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我校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和各二級學院通力協作,按照國家和省市關于開展疫情防控心理服務工作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多管齊下,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切實有效地保障疫情期間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為全校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的心理支撐。

把穩學生心理健康“方向盤”
積極應對,學生處聯合校團委、教育學院,為學生心理健康的保駕護航。健全疫情期間心理防控工作體系,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咨詢與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方案》,健全“學校—部門—年級—學生”四級防控工作網絡,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的心理防護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搭建心理支持服務平臺,第一時間開通疫情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輔導服務,組織素質高、能力強的專業咨詢隊伍,在疫情防控期間隨時為全校師生提供專業心理支持服務;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針對學校師生可能因疫情導致的心理困惑,組織編制了《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手冊》,每周在易班、今日校園和心理知識普及群推出相關視頻和文章,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師生更好地應對疫情及返校可能出現的焦慮、抑郁等情況,調節心理狀態。

筑牢學生心理健康“安全網”
為做好返校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保障疫情期間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周密部署,筑牢返校學生心理健康“安全網”。制作《學生返校心理調適指南》折頁,與“返校愛心包”一并發放給返校學生,制作“溫暖前行,心靈戰‘疫’”主題宣傳展架,放置于每一棟學生宿舍樓大廳,指導學生正確認識返校后的疫情形勢,介紹放松心情的常用方式和理性情緒療法,注明學校心理相關咨詢老師及聯系方式;組織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的專兼職老師和各學院輔導員老師74人參加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的“大學生返校后的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網絡培訓”活動,提升教師隊伍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聯合校團委、教育學院從5月18日開始為期一月,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以“云端溫暖伴你我,心靈戰疫攜手行”為主題的“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月”活動,通過視頻、講座以及知識競賽等形式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同時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將學生的困擾與咨詢老師的特長相匹配,為咨詢者安排最為適合的咨詢師,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精準度。

繪制保障心理健康“同心圓”
學生處協同各二級學院創新工作方式,同心協力,創新方法,精準施策,繪制保障心理健康“同心圓”。借助網絡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各學院依托學院公眾號、年級群、班級群、朋友圈、微博等平臺加強對學生在春節、網絡開學、社會復工日等特殊時間節點的防疫宣傳,傳播正能量。例如語言文化與傳媒學院利用院公眾號合院中文青媒在線精準推送心理調適系列科普及心理減壓文章,為廣大學生戴上“心理口罩”,先進制造工程學院發表《致先進院同學的一封信》,呼吁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文體鍛煉,保持健康心態與體魄等;召開視頻會議,發放網絡問卷,及時掌握學生心理現狀,例如城市建設與交通學院各班開展視頻會議,生物食品與環境學院召開畢業班網絡座談會,為同學們提供了集體交流平臺,先進制造工程學院制作并發放針對疫情期間學生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態的電子問卷并對452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了解學生心理狀態,對出現的心理問題給出相應建議;通過線上方式,開展個別談心談話,例如設計學院輔導員針對個別學生疫情期間面對居家生活、學習等壓力出現的心理問題給予指導,疏導其心理壓力;重點關注畢業班學生,疏解其因就業引發的心理壓力,例如經濟與管理學院畢業班輔導員積極推送最新就業招聘信息,并為雙困生、考研考公同學等特殊群體提供心理疏導、求職推薦等就業保障服務,幫助學生解決畢業問題和就業困惑;鼓勵學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于擔當,奉獻社會,例如教育學院鼓勵心理專業學生利用專業優勢,發揮所長,參與到當地心理關懷志愿服務工作,發揚新時代青年學子的擔當精神,積極傳播正能量。

當前全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雖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整體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遠,不容絲毫松懈。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及各二級學院將繼續按照要求,持續關注疫情期間學生心理健康,通過各種有效途徑,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培養學生應對疫情風險、學習、就業等壓力的良好心態,并針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繼續開展心理援助和危機干預工作,為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與全校師生同心同德、和衷共濟,爭取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學生處 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