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與會展學院黨委副書記、輔導員黃雄英說:“我家孩子在上海上學,因疫情封校一個多月了,在我們‘云陪伴’的這段時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心理疏導的重要。我校自3月29號校園封閉管理以來,也有不短的時間了。我們輔導員老師在要求學生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的同時,也要多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要化身‘數據員’。在封校管理期間,輔導員要更加詳細地逐一摸排學生的信息,特別在走訪學生寢室過程中,要主動多跟學生聊天,詢問學生情況,關注思想動態,把學生心理健康的數據精準掌握。要用好‘信息員’。封閉管理期間,學生在寢室生活學習的時間明顯增長。我們要用好學生黨員、學生干部、樓層長和寢室長,這些學生‘信息員’,及時掌握情況。要當好‘疏導員’。對于因封閉管理引發緊張、焦慮、煩躁之類的同學,輔導員要在共情、理解的基礎上,主動與之談話,緩解學生的情緒。愿我們學工隊伍的同事們,帶著責任心和愛心,給學生溫暖和信心,構筑戰‘疫’防線的‘溫暖力量’!”
先進制造工程學院輔導員張傲說:“自從學校開始封閉管理、線上教學以來,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寢室關系、心理疏導等都給輔導員工作帶來巨大的考驗。體育運動能夠對人的情緒產生一定影響,適當的體育活動對改善心理健康狀態有積極作用,能夠緩解暫時的焦慮狀態。我經常利用兩微一端轉發體育運動相關知識,通過下宿舍、主題班會等形式讓學生多‘動一動’,不要一直待在宿舍。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有序解封的日子也會越來越近,讓我們一起相約解封后的第一杯奶茶。”
生物食品與環境學院輔導員楊林說:“‘君子可內斂不可懦弱,面不公可起而論之’,這是我經常告訴學生的。但同學們確實會因為封閉管理,而出現不合理宣泄情緒的苗頭。雖然大部分的學生所表現出的是理解配合,但仍有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暴躁、情緒低落等。作為輔導員,如何疏解學生情緒、引導理性發聲,是我們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我認為,我們不僅要抓好談心談話這一常規手段,更需要用好新媒體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創新方法。在新媒體方面,我主要開展了兩個活動,一個是打造‘告同學們書’,每期圍繞一個話題寫寫心里話,用真情實感與學生交流,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一個是組織學生開展‘別young青春,疫路前行’線上活動,學生自行報名參加表演,利用網絡平臺直播給班級同學觀看,為同學們解壓。‘疫’散花開終有時,逐夢未來向前行。相信我們的學生定會朝氣蓬勃、自信奮進。”
能源材料與化工學院輔導員陳靜怡說;“嚴格的防控措施下,新冠病毒還是一次次地襲擾著我們,讓大家本應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平添了幾筆不一樣的經歷。作為輔導員,學校封閉管理開始后,進宿舍的次數比以往更多了,最初是擔心同學們在宿舍上網課的自律性,突擊式檢查,關注重點宿舍,漸漸演變成深入走訪,在不斷深入交流中發現,學生的世界五彩斑斕,好不精彩,有的堅持在校園的操場上揮灑汗水,有的一直堅持去自習室持續學習,有的在實驗室勤學苦練,有的在樂團中揮灑青春,雖然學校實行了封閉管理,但是大部分同學們都能很好地調整節奏去適應,這也許就是新一代青年的精神面貌,陽光燦爛,積極向上。讓我們共同做好個人防護,多彩的大學生活終將繼續。”
能源材料與化工學院輔導員唐靜說:“疫情封校期間,學生們的焦慮情緒相應增加,主要原因有:約束感增強,寢室矛盾有所抬頭,作息不規律、白天乏力,線上教學帶來了更大的學業壓力,戶外運動減少影響體質,疫情的不確定性沖擊學生對于解封的期待。作為輔導員,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一是正面解釋防疫政策,鼓勵學生提高思想站位,認識到封校是為維護全校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是增加下寢室頻率,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現狀;三是關心、關注、關愛‘重點關注學生’,定期與不定時聯系相結合,加強與其家長溝通,根據學生不同情況,有的放矢地為其排憂解難;四是鼓勵班委組織班級同學參加校內體育活動,加強鍛煉,提升免疫力;五是發動團委學生會舉辦‘你好,新時代’短視頻征集、寢室衛生大比拼、電競比賽、合唱接力、考研交流會等學生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
(黨委學生工作部 輔導員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