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實工作 勇于創新 引領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
——記合肥學院機械工程系輔導員耿俁
導語:輔導員,一個青年大學生最熟悉的響亮名號!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引領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在服務高校“立德樹人”教育教學中心工作、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建設等各關鍵環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多年來,我校黨委、黨委學工部始終高度重視輔導員的選拔、培養和發展,涌現出一批務實、肯干、能干、向上向善的優秀輔導員,我校機械工程系輔導員耿俁就是其中的一個!
一、基本情況。耿俁,男,漢族,中共黨員,1983年02月生,碩士研究生學歷,講師,國家級就業指導師、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師,2008年7月至今在合肥學院機械工程系從事輔導員工作,現任機械工程系團總支書記(期間:掛職任合肥市包河區團委副書記)、黨總支組織委員、機制學生黨支部書記、合肥學院第三屆輔導員協會副會長、系校友聯系人、系就業聯系人,曾任機械工程系學工辦副主任。

二、工作情況。不知不覺,耿俁在輔導員崗位上已經走到了第十一個年頭。十年來,他始終摸爬滾打在學生工作的第一線,以學生為本,全身心投入,遵循輔導員工作規律,立足崗位,勤懇踏實,勇于創新,為3000多名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服務、引路、助力。
(一)“因為情,他全力以赴、忘我工作”。
他喜歡學生,熱愛學生工作,在輔導員工作崗位上的3000多個日子里,總是以校為家,不分晝夜;有時教室,有時寢室,有時辦公室,只要是有學生活動的地方總是能見他在為學生悉心指導、引導;無論是中午、晚上還是周末、假期總能在學校看見他的身影”,這就是他的工作實況。他帶著對學生的濃厚感情,全身心撲在學生工作上。耿俁常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是一名老師,是一名輔導員,教書育人,全心全意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是我永恒的使命”。
在這樣的思想指引下,他的工作和生活沒有時空的區分,只要學生有需要,他一定會在第一時間為學生提供其所能。還記得2014年5月1日凌晨2點28分,其系12級一名學生突發疾病,生命垂危,被送進了醫院,在他接到電話后的15分鐘內就趕到了醫院……,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始終心系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大多情況下,其所在系學生無論是遇見思想困惑、學習疑難、就業工作還是生活煩惱首先不是求助于自己的輔導員,而是求助于他,由此他得到了一個綽號:“萬能牌輔導員”。
(二)“因為愛,他凝聚了一屆又一屆的機械學子”。
“愛”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基礎,用愛心關愛學生。耿俁在輔導員工作的九個春秋里,最習慣用的方式就是“換位思考”,從學生的基本訴求出發,以學生的“利益”最大化為其最終歸宿,感化學生、服務學生、凝聚學生。在“愛”的工作理念指導下,他總是創造機會和“困難(學困、貧困、心困、疾病、網癮)”學生“約會”,盡全力成為其知己,走進其內心,幫“困難”學生從根本、源頭上徹底“脫困”。耿俁在2009年,從其他輔導員手上接手一個大三年級新班,班長反應有一名同學厭學、曠課、消沉頹廢,可能無法完成學業。得知這一情況后,他先找到該生同宿舍的學生詢問其實際情況,并設計與其在網吧進行了一個“約會”,走進其內心了解到:該生因大一時考試作弊,身負記過處分(無法獲得學位),因而消沉逃避,沉迷網游。在耿俁的鼓勵、引導與幫助下,該生與2011年順利考取合肥工業大學公費研究生,畢業后前往德國留學深造,目前就職于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
多年來,耿俁平均每年幫扶26名“困難”學生走出困境,回到正常軌道。耿俁特別注重個別談話,平均每一學期生均談話兩次,幫助每位學生答疑解惑,以愛換真心,用愛凝聚著一屆又一屆的機械學子受到校友的一致認可,每年教師節都會收到很多祝福,2017年教師節不知道是哪位校友發來感謝信息:“感謝耿老師您當年的關愛與引導,雖然您不是我的輔導員,但您的品質影響了我,使我終身受益,祝福您,等回合肥我一定去看望您”。
(三)“因為實,他有效地引領學生成長成才”。
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耿俁注重通過打造良好的班級團支部、系學生會組織,營造良好的班風、系風,沉淀系部文化,通過實踐活動載體,全力推進環境對學生養成性習慣教育,有效地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多年來,耿俁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主持設計了系徽、系旗、系歌、系部口號(機械領航 激情飛揚)等,進而又沉淀了歷屆學生會骨干文化、系歷屆優秀校友集等,所帶的班級、學生會、各班團支部均有完備的章程,系部、學生會、班級等集體凝聚力、認同感實實在在的得到了加強。在長期的實干、實踐與努力下,他的學生平均每人每學期參加3次主題集體(黨日活動、團日活動、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專業科技創新創業)活動,大學期間所有的學生都參加過一個學生組織(班干部、團干部、學生會、社團等),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升。
在扎實基礎工作的同時,耿俁還特別注重文化實踐品牌示范平臺的打造,擴大引領教育的覆蓋面,發揮文化品牌陣地長效的育人機制。如基層團支部建設:系團總支——“‘活’以實踐‘力’求效果”活動被人民網、共青團中央微信宣傳加推,被團安徽省委學校部作為示范在全省高校推廣;如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每一年他均組織300多名學生赴全國各地開展活動,活動效果顯著,影響力強受到學生的歡迎,受到安徽日報、人民網、鳳凰網、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媒體的關注報道;如“青春三走”品牌活動,掀起了學生戶外體育鍛煉的熱潮。
(四)“因為責,他成為學生的榜樣”。
“責任”是輔導員工作的動力、行為前提。耿俁的心頭時時刻刻都裝著輔導員育人沉甸甸的責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人先正己”、“身高為師,德高為范”是他時常提及的座右銘。他始終以榜樣的標準要求自己,凡事以身示范。他的行為受到了組織、同事和領導的認可,多次被評為合肥學院:優秀共產黨員、優秀輔導員、優秀共青團干部、就業先進個人、三育人先進個人及合肥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優秀等,也正是因工作業績突出,他曾于2014年被學校選拔到合肥市包河區掛任團區委副書記,并被區委組織部授予優秀掛職干部稱號。
“輔導員的學生像輔導員”,按照耿俁的標準,在他的示范帶領與指導下,其系學生涌現出大批優秀的學生、學生干部。特別是2013級雷志強、周鵬榮獲西門子挑戰賽全國一等獎、第二屆安徽省互聯網+大賽金獎(全國銅獎);2013級秦宏偉秦宏偉獲“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慧魚工程設計大賽一等獎”;19屆學生會主席、2013級左中壯榮獲“全國電信獎學金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國家獎學金”、“合肥學院榜樣學子”、“合肥學院優秀共產黨員”;20屆學生會主席宣志成獲“‘三下鄉’全國優秀志愿者”、合肥學院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電信獎學金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國家獎學金等。
(五)“因為鉆,他自強不息,‘又紅又專’”。
“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輔導員、團總支書記、黨支部書記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耿俁不斷地學習、思考、探索、創新和總結,從不間斷。通過“翻轉課堂”、“微黨課”等形式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受到省委組織部的關注(提交了案例),并多次受到安徽先鋒網、合大先鋒等媒體報道;創新“1+3”思想政治教育引領模式,使他系在校學生90%以上是系團總支的“粉絲”。
耿俁利用節假日等休息時間通過參加國家、省、校級各類理論集中學習,結合自學、思考總結,不斷地取得新技能、新突破,真正做到了“又紅又專”。多年間,他獲得合肥學院輔導員技能大賽蘭苑社區一等獎,決賽三等獎;主持合肥學院科研發展基金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17RW02ZDA)1項;主持團學類課題2項;撰寫、發表輔導員工作相關專業論文多篇。此外,還獲得了“全國就業指導師”、“全國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師”等專業資格。

三、省級、國家級獎勵。
1、全國高校骨干輔導員培訓班“優秀學員”稱號;
2、安徽省高校“優秀輔導員”;
3、“三下鄉”全國“優秀指導教師”1次,全國百強團隊優秀指導教師1次;
4、安徽省“‘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5、“安徽省‘三下鄉’優秀指導老師”稱號3次;
6、安徽省高校輔導員優秀論文三等獎;
7、指導、帶領機械工程系團支部榮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示范團支部”;
8、指導、帶領機械工程系基層團支部榮獲“全國活力團支部”;
9、指導、帶領“三下鄉”社會實踐獲“‘三下鄉’全國先進團隊”2次;
10、指導、帶領機械工程系學生會榮獲安徽省“十佳學生會”;
11、指導、帶領、指導“三下鄉”社會實踐獲全國三下鄉“最具影響好項目”;
12、指導、帶領機械系暑期“三下鄉”團隊榮獲全國“優秀報道獎”(4次,其中全國鏡頭下三下鄉優秀報道1次);
13、指導、帶領機械工程系基層團支部榮獲:2016年安徽省“創新100強團支部”;
14、指導、帶領機械系“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榮獲安徽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二等獎;
15、“安徽省‘三下鄉’優秀指導老師”稱號;
16、安徽省第十屆就業優秀論文評比中一篇榮獲二等獎、一篇榮獲三等獎。

